骗子准确说出信息大学生被骗350万

cs123456


  高学历人才也有可能遭遇诈骗。近日,长沙铁路公安处通报了一起涉及高学历人才的电信诈骗案。名校在读研究生小谢接到“刑侦民警”电话,声称小谢涉嫌洗钱,要求其将名下资金转入“清查账户”证明清白。被对方吓住的小谢,在短短7天时间,就向“清查账户”转账350万余元,其中有不少是网贷平台贷款。


  小谢这样的高学历人才,接受过良好教育,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,不论是自我定位还是在外界看来,都不应是电信诈骗的对象。


  殊不知,电信诈骗分子也在不断“学习”,诈骗手段更是花样翻新,针对不同行业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,都有专门“定制”的骗局。对于高学历人群,诈骗分子会研究他们的需求、弱点等,针对性实施诈骗,让人防不胜防。


  此次通报的案件中,诈骗分子就是通过准确说出小谢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,出示所谓的“警察证”“拘捕令”等相关资料,成功将小谢“吓住”,使她失去了判断力,一步步跟着诈骗分子设定的套路走进骗局。


  事实证明,高学历人群并没有针对诈骗的“免疫力”。面对诈骗,他们上当受骗的几率并不明显低于其他人群。


   今年9月下旬,湖北省反诈中心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发起的反诈演练中,发出3.4万条定制“钓鱼”短信,其中有近10%的大学生点击“钓鱼链接”,有320名大学生最终“上钩”。


  高学历人群难免上当受骗,其他人群更难以“豁免”。事实上,电信诈骗无关年龄、学历、阅历,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被骗对象。


名校研究生7天被骗350万元,给自认“不会受骗”的人群提了一个醒。


  一方面,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骗局,需要提高警惕,对自己的认知短板保持清醒的认知,保持学习,及时了解新的诈骗手段,才能避免被骗。


  另一方面,也要看到,个体的防范终究只是被动的防御,不是治理电信诈骗的治本之策。反诈,还要加强部门间、区域间的协作,找准切入点,对诈骗分子实施全链条的打击,办成一批大案要案,让每一个环节的犯罪分子都付出相应代价,形成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。


  此次,湖南铁路公安就是以涉诈手机号为切入点,围绕资金流、信息流、人员流展开调查,辗转9省20地市将52名涉案嫌疑人抓获归案,为其他地方侦办同类案件做了良好的示范。
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包容网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73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