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559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今天,有这样一个故事刷屏了:
一位母亲, 为了修一部旧手机,跑遍104家维修店,只因她汶川地震离去的女儿,还在那个手机里,现在手机修好了,时隔15年,她再次与女儿“重逢”。这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,也是全体国人放不下忘不掉“汶川”的一个微观缩影。
每当防空警报拉响的那一刻,无论具体缘由是什么,我们脑海里闪现的诸多画面,一定会有那一片废墟,以及跪在废墟上哭泣的人们。又是一年“5.12”,一个无法忘却的梦魇,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,防空警报再一次反复响起。这声声警报,既是缅怀,又是纪念。
十五年前的那一天,大地震颤,山河破碎,到处是残垣断壁,满眼是生离死别,里氏8.0级地震,近7万同胞殒命。这道伤疤,也留在了每一个国人心上,即使光阴似箭,却依然难愈。汶川地震15周年之际,那些碎片记忆,绝望与悲壮、团结与善良、坚韧与昂扬,又一次在现实中泛起和激荡。
再回首,时任广元市市长马元接受采访,说到“300多学生埋在废墟之中”时,泣不成声,通报灾情的新闻主播,在念地震中各地的死亡人数,念着念着就哭了,然后边哭边念,他们不是为数字而流泪,是为那一个个鲜活而动人的生命就此湮没而流泪。
一个个数字背后,是废墟中跪拜状死去的母亲,她小小身躯下,藏着襁褓中的孩子;是被预制板压住身体硬撑70多小时的父亲,只因他不想让小孩生下来后就没了父亲;是让学生先走、自己殿后的谭千秋老师,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佑住了四个孩子的“生机”,是被救出来后说自己想喝可乐的男孩,是身体严重透支仍奋战在救援一线的消防员,“求求你,让我再救一个”是他被拉走前最后的呐喊!
“时代的一粒灰尘,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。”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,没有人比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更加深刻。但同时,很多人信奉这样一句话,绝望的尽头,希望在等待,我们举全国之力,在废墟之中,救出的83988条生命,就是对希望最有力的证明。
再回首,让人难以忘怀的,还有当年的“众志成城”。上万人在天安门前默哀,结束却不肯离开,而是齐声呼喊,坚强,中国!坚强,汶川!一批又一批的救援队伍往汶川赶,一车又一车物资往灾区送,举国上下,无论男女老少,不论职业身份,真正做到“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”,以真心真情,投入抗震救灾的汪洋大海。
当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,清晰记得,“抗震救灾,众志成城”八个字,在电视上滚动刷屏,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打开电视,了解救灾情况,然后一家人看着电视画面,无语凝噎。很多老师都捐了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工资,还有老师申请领养汶川的孤儿。
今天互联网上,也有无数个体回忆当年的事:“在肯德基半工半读,时薪4.7元,捐了200块”“刚在工地工作一天,赚57元,还受伤了,依然预支200元捐掉”“钱包只留了十块钱,其他全捐了”“我捐了350cc的血,抽完就晕了”“我捐了10块钱零花钱”......
这涓涓细流,无数善心援手,是对“万众一心”的生动诠释,演绎的也是“所爱隔山海,山海亦可平”的磅礴力量,汇集到一起,创造的是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。国人捐钱捐物,竭尽所能救援汶川,真正传达的是对同胞生命的珍惜、敬畏与尊重,点燃的是勇敢团结、自强不息、艰苦奋斗的汶川精神。曾经的“众志成城”,直到今天,对我们仍有很大启示意义和价值,是宝贵的精神遗产。
不负曾经的希望,不负全国的救援,值得欣慰的是,15个春夏秋冬过去,我们看到的是,一片又一片的废墟,一个又一个曾经深陷地震苦难中的人儿,迎来“涅槃重生”。
异地重建的新北川,焕发出勃勃生机;失去右腿的女孩,以“钢腿”亮相,收获爱情,自信人生;双腿截肢的“夹缝男孩”重游故地,一句“我想你们了”,道尽了人间的无奈与悲离。那位在手机上与“女儿”重逢的母亲,迎来的,又何尝不是一次“重生”?大家都在努力好好生活,因为我们知道,唯有重生,才是对那场灾难,对失去的至亲骨肉,最好的纪念。
时光轮替,恍如隔世。今天的我们,即使历经重生,但仍要重揭伤疤,重温感动,不是要把自己困在过去,恰恰是要更勇敢面向未来。《漫长的季节》中,王响追赶年轻时的自己,说的那句“往前看,别回头”,在今天这个特殊时刻,显得更加应景,扣人心弦。我想,这也是那些逝去的亲人,最想对我们说的话吧。
漫长的季节,漫长的人生,没有人能够逃离,也无需逃离。纵使命运曾经悲鸣,但我心依然澎湃如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