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833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2022年4月15日-17日,以“行稳致远,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。
中国金融学会会长、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出席论坛并围绕“关于数字货币的几点问题及回应”发表主旨演讲。
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
如何理解央行强调的数字人民币是定位于M0(流通中现金),而不是M1(狭义货币供应量)?不少人曾对此提出疑问。
周小川表示,央行强调,研发数字货币是为了替代M0,这表明了它是想把应用的重点放在零售环节,也就是希望能够在零售环节得到应用,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给大家提供更大的方便。
“另外,央行作为一个很大的机构,也像商业银行一样,其内部任何业务都需要靠某一个部门去管理,管理M0是一个部门、管理M1是另外一个部门。研发的费用、试点的费用从哪儿出,都是有管理的。所以M0的定位也避免了大家打乱仗,工作就好进行了,这也是一个原因。”
周小川进一步解释称,M0和M1之间并不是隔绝和截然分开的,账户里的钱如果合规就可以提出来做现金,在一定条件下,M0和M1中间有个管道连通,近似等价。因此,并不是M0是央行货币就是高度稳定的,M1不是央行货币就不稳定。
第三方参与支付系统应向高标准靠拢
周小川在演讲中表示,第三方机构如果也想做数字货币或参与支付系统,就要在不同程度上向高标准靠拢,不能耍小聪明。稳定币不是自称的,要有一系列条件考核说明是不是稳定币。大型科技公司和科技金融公司的发展是有前途的,在支付业有很大的前景,但要向高标准看齐。
一些观点认为,央行货币就是稳定的,而商业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商业性货币,不具有100%的稳定性。周小川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。他认为,央行货币本身也不见得是真正意义上的100%稳定,不见得拿本国央行货币作为坐标是最为合理的。
“我们不要轻易动摇对商业银行账户资金的信任。”周小川说,稳定币不是自称的,要有一系列条件考核说明是不是稳定币。大型科技公司和科技金融公司的发展是有前途的,在支付业有很大的前景,但要讲究诚信,不要耍小聪明,提高自己的质量,向高标准看齐。
对于央行是否应该加快发行并更多地发行数字货币。周小川认为,货币印多少可以自己决定,但是否能出去流通取决于应用。央行必须使得发行的货币真正在市场上,特别是在零售市场上有运用的需求。实际上,只有市场对货币有需求央行才能发出去。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,应着重考虑老百姓是否愿意把数字货币放在钱包里面。
对于数字货币是否要立法先行,具备国际标准。周小川认为,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人民币、管理人民币流通,同时要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。因此,数字人民币没有法律障碍,而第三方发行代币性质的货币则要有立法支持,首先需要达到高标准。
如何把握竞争关系?
当前,数字货币存在多种方案、多种产品的竞争选优,互操作性或者通用性实际需要一个过程,应该如何把握竞争关系?
对此,周小川认为,要鼓励创新,鼓励新产品研发。研发之后也应该创造一定条件让它们试点。只有经过试点,多种方案并且之间存在竞争,才会产生优胜劣汰。与此同时,他也指出,在优胜劣汰过程中,应小心造成的社会问题,给用户带来损失。
周小川进一步解释,不同于其它制造业和生产领域,货币领域可能更加敏感,不见得那么简单。因此在这个竞争过程中要注意公平,不能够恶意打压对手方,也不能够破坏金融基础设施,因为轻易地替代金融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风险比较大。竞争带来了优化趋同,最后好的东西就会被选出来。
此外,在谈到当前国际冲突中SWIFT被作为制裁工具使用时,周小川表示,如果避开SWIFT另开一个渠道,可能需要有过渡期。SWIFT不是不可替代,但是替代SWIFT需要在前期和过渡期做很多工作,可能会使贸易受到影响。若我国金融支付系统或者是支付通讯系统滑入某种冷战格局,对大家都会造成损失。
国际上有观点认为,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很快,将来是了不起的武器,是中国的资产。
对此,周小川反驳称:“真正搞央行的人都知道货币发行是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,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通过制度保障、承诺和后援支持来保障央行发出去的货币有购买力,到时候能用,所以是一种负债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,想把它应用在其它方面并不是那么容易,特别是像地缘政治之类的。”
“当然也不排除e—CNY未来可能有跨境支付的前景,但是估计也是注重于跨境零售的应用,不是轻易地当做军事武器来使用的。”
周小川强调,数字货币,至少e—CNY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零售,为了百姓方便、商户方便,不是为了替代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