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息少了130万房主美滋滋换电脑手机

cs123456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383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
       近期,一则网上热议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,称一位房主因为明智地选择了正确的还款方式,成功地节省了130万的利息,从而获得了一笔可用于购买电脑和手机,享受幸福生活的资金。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


    根据[知乎]上的一个问题,一位网友提出了以下问题:提前还款是否能够节省多少利息?他的情况如下:他有一笔住房商贷,贷款金额为70万,年利率为4.9%,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,已经还款了2年5个月,现在想提前还10万,请问是否能够减少多少利息?这是否划算?


   对于这个问题,有两种不同的观点。一种观点是尽早还款,因为还款金额减少,所以利息也会减少。毕竟,利息是根据未偿还本金计算的,还款本金减少就意味着利息减少。以4.9%的利率为例,提前还款10万一年可以省下4900元利息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应该提前还款,因为一旦还款后,就无法再借到同样低利率的资金,此时需要努力确保这10万本金能够获得4.9%的年化收益率。


   那么,哪种观点更有道理呢?实际上,在这个问题上,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。不同的还款方式适合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况,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。


    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两种常见的还款方式: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。等额本金方式要求每个月支付相同数额的本金,加上相应的利息,因此前期还款较高,后期随着本金减少,月供也会逐渐减小。而等额本息方式则保持每月还款额不变,但前期主要还利息,后期则还本金。

   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在于总利息支出和月供金额。以100万的贷款金额和4.9%的利率为例:

  • 等额本金方式相较等额本息方式,可以减少17.3万元的利息支出。

  • 累计还款总额分别是148.9万元和166.2万元。

  • 月供分别是5486元和4352元。

  • 第一个月的还款分别为5486元和4352元。

  • 第6年的月供分别为5000元和4352元。

  • 第30年的月供分别为2000元和4352元。

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:

  • 如果只考虑总利息支出,那么等额本金方式更为划算。

  • 如果只考虑月供金额和稳定性,那么等额本息方式更为划算。

  • 如果只考虑前期负担和后期减轻,那么等额本金方式更为划算。

   然而,在选择还款方式时,不能只从一个维度出发。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,如时间、流动性、通货膨胀、收入增长和投资机会等。这些因素会影响还款能力和投资回报,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。


    其次,我们需要认识到房贷的本质和价值。房贷是中国金融市场中利率最低的贷款产品之一。目前,银行基准利率为4.9%,这意味着贷款100万,一年的利息仅为4.9万元,而其他类型的个人贷款利率通常在6%以上。如果能够使用公积金贷款,更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,大多数城市的公积金贷款利率约为3.25%。


      这样低的利率相当于银行为您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机会,使您能够购买房产,而房产的升值潜力通常远高于房贷利率。举例来说,10年前北京的房价为1.2万元/平米,现在已经达到了6万元/平米,增长了5倍。如果您当初贷款100万购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产,现在房产价值已经达到了480万,您获得了384万元的收益。而您支付的利息总额只有91万元或49万元。


    当然,您也可以将这笔资金用于其他投资渠道,如理财产品、股票、基金等,只要能够确保投资回报率高于房贷利率,就能实现正向收益。如果将这笔资金存入银行或提前还清房贷,实际上等于放弃了这个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机会。


   最后,我们需要考虑时间的价值和影响。时间就是金钱,这句话虽然陈词滥调,但却是有道理的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货币贬值不可避免,通货膨胀会发生,您的收入也会增加,而未偿还债务的成本则会减少。


   例如,如果您今年借款100万,10年后,这笔借款的实际成本将低于100万。这是因为借款金额没有调整,但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,所以今天的100万在未来的购买力会减弱。同时,您的收入可能会增加,使您更容易承担未来的还款负担。


   因此,将钱用于提前还款,等于将它锁定在贷款中,失去了未来投资的机会,这可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。如果您有更好的投资机会,或者可以用这笔钱增加自己的收入,那么未来的收益可能会超过提前还款所能节省的利息。


   总之,提前还款是否划算取决于个人的财务状况、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。如果您有充分的流动性、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愿意承担一定风险,那么可能更倾向于不提前还款,而是将钱用于其他投资。然而,如果您更注重还款稳定性、希望减少负债风险或者有特殊的财务需求,提前还款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包容网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